教学工作细则
为推动我校教改的深入开展,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职能,稳定教学秩序,逐步实行教学工作的科学化管理,提高教学质量,努力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,特制定本细则。
第一章 教书育人
教书育人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原则,也是教师对社会承担的神圣职责。教书是教师有计划、有目的、系统地对学生传授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,每个教师都应认真钻研教材,组织教学,注意学生智能的培育。育人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,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。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要求我们的全体教师把教学和育人结合起来,坚持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生活、身体健康状况、兴趣爱好特长,全面关心培养学生,科学地指导学生自学、科研,要坚持政治与业务的统一,理论与实践的统一,使学生做人与做学问结合起来,改变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偏向、片面性,在教学中应用自己健康向上的思想、观念、品行去影响教育学生,培养愿为振兴中华顽强拼搏和积极奉献的医学生。
第二章 教学、教学过程
第一节 教学
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基本途径,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双边活动,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,其任务是:第一节 教学
一、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,各学科都应把学生的知识积累当成教学的首要任务,努力介绍本学科的新知识、新理论,培养学生获取间接知识的能力,促进学生社会认识和个体认识。
二、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,各学科都应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,重视发展学生能力,使学生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迅速获取新知识,适应时代的发展。
三、促进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医德情操。各级教学人员都应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穿于教学过程,把学生体力、智力、情感、医德等因素综合起来,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,塑造学生完美的个性。
四、进行医学专业教育,培养学生献身医学事业的信念,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学生。
第二节 教学过程
教学被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,视作教学过程,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系统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、体力、确立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,学生是主体,教师起主导作用。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教师、学生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及环境,这些因素构成教学系统。教师是管理者、组织者,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。
第三节 教学管理程序
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及人才需求状况,逐步实现我校两个零距离(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,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),四个对准(对准市场设专业,对准岗位设课程,对准实践抓教学,对准创业育人才),两个目标(达到熟练掌握护理技能的目标,离开学校能上岗; 达到完成职业资格考试的目标,走出校门被聘任)的教学理念。定期修改专业设置及专业教学计划、专业培养目标。确定后的教学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将作为专业教学的依据,不得变更,如需部分调整要经学校研究方可变动。每年五月份,十月份教务处编写“教学日历”、各专业“教学进程表”并下发各教研室,学生各班级。每学期期中教务处下达下学期教学任务及授课要求。各教研室接任务后,应立即研究落实,组成教学小组,确定教学组长及任课教师,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,编制授课进度表,教务处组织由教学校长参加的教学联席会议逐一审核、调整任课教师、教学进度,经主管校长批准后,由教务处下发任课书,授课进度及课程表。确定后的任课书、授课进度及课程表一般不得变动。
第三章 课堂教学
第一节 教学准备
一、为便于教学,各教研室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应组成教学小组,其成员包括:教学组长、主讲、实验指导教师。教学组长,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组全部教学活动。主讲教师原则上由讲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,助教担任主讲必须有二年以上带教经验,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方可担任少部分课堂教学任务,第一次上课以6—8学时为宜。第一节 教学准备
二、钻研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。各教研室应根据教学任务,按照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有关规定、要求组织教学工作。教学小组全体成员都应认真学习大纲,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、教学目的、教学原则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手段和实施步骤,同时应了解学生情况(包括:年级、专业、年龄、班级人数、接受能力等),创造性地进行教学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。
三、教材及实验指导。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。教材的选择由教研室讨论选定,报教务处审批,统一订购,原则上选用卫生部统一教材。教材一经确定一段时间内一般不能随意变换。所选教材必须适合本专业的特点,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。如无统编教材,可选协编教材,协编教材要有卫生部批准文件。在无统编及协编教材情况下,可组织本教研室教师编写教材或实验指导,由教务处组织统一印刷。
四、授课进度。编写授课进度,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,确定讲习比例,各教研室应积极创造条件,让学生多做实验。编写进度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,避开法定节假日,要有高度的计划性、准确性。
五、备课。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—,是教好课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,备课主要靠教师个人水平,教研室主任应对教案进行审核。具体要求:
1、任课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、教材、辅导书及有关教学文件,全面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,把握住主要思路,剖析层次,突出重点,注意难点,力求少而精。
2、了解学生学习基础,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后续课程的教学要求,处理好二者间的衔接。结合学生实际,选择适宜的方法,诱发学生学习兴趣,产生问题、启发思维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3、处理好基本内容、辅助内容、经典理论与新理论的关系,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。
4、备课应书写教案,每一教学单元的教案都应有教案首页,首页包括:内容提要、时间分配、班级、专业、教学方法、参考资料、教具选择等。
5、任何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,在开课前教师应备好一学期三分之—以上内容的教案,开课教师应备好二分之—以上内容的教案。
6、教案讲稿应经教学小组通过后方可用于教学。
7、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,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的学术观点,但不得随意增减学时或变动教学基本内容。
8、新教师书写教案,教研室应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,协助其备好课。上课前应在教研室预讲,通过后方可进入教学。
第二节 讲课
1、教师上课一律穿白大衣(体育及公共课例外),不得穿裤头、背心及奇装异服,衣帽整洁、大方,不穿拖鞋,不得在课堂上抽烟、接打手机。2、教师应提前5分钟到教室,不得迟到早退,应按时上、下课,不得无故旷课。习题课、自习课(预习或复习)应有教师在场。
3、上、下课,学生应起立,老师应点头还礼。
4、课堂教学应遵守下列原则: 目的性原则、积极性原则、整体性原则、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、直观性原则、循序渐进原则、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原则。
5、讲解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准确精炼。
6、论证推理严密,举例恰当。
7、熟练地运用专业外语词汇,用标准普通话教学,口齿清晰,语言生动、流利、敏捷,速度适中,节奏有序,善于使用高低语调,调动学生的注意力。
8、举止端庄,情绪饱满。板书清晰,整齐,层次分明,重点突出。
9、熟练教具,配合电教器材教学,病例示教恰当。
10、严格执行课堂纪律,经常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。对于听课不认真、看小说或睡觉、玩手机等违纪同学应予以制止。
第四章 实验教学
一、实验目的、意义: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,受到实验方法训练的重要环节,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上好实验课对医学生来说十分重要。二、带教:基础课实验,每名教师带学生30名左右为宜,临床课实验每名教师带学生10~20名为宜。带教老师一学期中应相对稳定,中途不宜调换、
三、实验教学应有一名教师或教学主任负责。初次指导实验的助教,应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并有一年以上带实验课经验,方可单独进行实验教学。上理论课教师每学期应承担—定的实验教学任务。
四、各教研室应有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,每次实验应做到实验目的明确、要求具体,安排恰当。
五、实验课带教老师应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实验室,做好实验一切准备工作。上课前,实验员应提前领好实验动物。
六、教师示范应操作准确、熟练,严格要求学生,尽量让学生多动手;培养学生设计、观察、综合分析和操作能力;注重医德教育,教育学生尊重关心患者,爱护标本、器材、实验动物。
第五章 临床实习
学生实习分为:课间见习、基本功训练和毕业实习,它们是不可分割的,是循序渐进又相互联系的。1、课间见习:临床各学科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课间见习,让学生—开始学习该门课程时就能接触临床,理论联系实际。课间见习主要是示教性见习,使学生掌握物理诊断,认识各种病症表现,初步接触病人。
2、基本功训练:主要为毕业实习前的强化基本操作、基本功训练,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所学的基本操作技术,实现两个零距离的目的。教师应严格考核,合格者方可允许参加毕业实习。
3、毕业实习:是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培养临床工作能力的最后环节。毕业实习任务由附属医院、教学医院、实习医院协助完成。各医院应安排专人负责学生整个临床实习管理工作,各科室应指定教师指导学生,每名实习生管理6-8张病床,实习时间8-12个月。实习中应教育学生爱护每一名患者,尊重全体医务人员,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、教风,使实习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处理病人,完成医学各专业最后学习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