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反诈进行时,这些套路别轻信
在校园生活中,我们正享受着青春的美好,可与此同时,诈骗分子也在暗处伺机而动。他们不断翻新花样,企图骗取我们的钱财和个人信息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校园诈骗手段,提高防范意识。
兼职刷单诈骗
很多同学想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点零花钱,这时,“刷单返利”的广告就可能吸引你的注意。骗子会承诺,只需轻松动动手指,帮商家刷销量、好评,就能获得高额佣金。一开始,可能会给你一些小甜头,比如几元、十几元的返利。但当你加大投入后,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让你继续转账,比如“系统故障”“操作失误”等,最终让你血本无归。
防范措施:
1.所有要求垫付资金的兼职都是诈骗!
2.通过正规渠道(如学校勤工助学)寻找兼职。
网络贷款诈骗
一些同学可能会因为突发情况急需用钱,这时候,打着“无抵押、低利息、秒到账”旗号的网络贷款广告就会出现。骗子会先让你填写个人信息,然后以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等为由让你转账。等你转了钱,要么贷款迟迟不到账,要么发现自己陷入了高额利息和各种费用的陷阱,债务越滚越大。
防范措施:
1. 树立正确消费观,避免超前消费。
2.如需贷款,务必选择正规金融机构。
冒充熟人诈骗
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,然后冒充你的老师、同学或亲友,通过QQ、微信等社交软件联系你,以“交学费”“帮忙转账”“借钱应急”等理由要求转账。
防范措施:
1.涉及金钱交易时,务必电话或当面核实身份。
2.学校不会通过私人账号收取费用,遇到此类情况请直接联系班主任或校领导确认。
虚假购物/二手交易诈骗
在二手交易平台(如闲鱼、转转)发布低价商品信息,诱导你私下交易,收款后拉黑消失。
防范措施:
1.坚持在官方平台交易,不私下转账。
2.警惕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,可能是骗局。
冒充客服退款诈骗
骗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,以“商品质量问题”“快递丢失”为由,诱导你点击钓鱼链接或提供验证码,盗取账户资金。
防范措施:
1.官方客服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。
2.退款操作应在原购物平台进行,勿轻信陌生电话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防范诈骗呢?
1.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:无论是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还是验证码,都要严格保密,不要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。
2. 谨慎对待陌生信息和链接:收到不明来源的短信、邮件、链接等,不要轻易点击,更不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。
3. 提高警惕,不贪图小便宜:面对“高额回报”“免费领取”等诱惑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想想天下哪有那么多免费的午餐。
4. 多和老师、家长沟通:遇到可疑情况,及时和老师、家长交流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。
同学们,反诈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提高防范意识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校园环境。如果发现身边有诈骗行为,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报告。
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,远离诈骗!